皇冠综合app下载安装

三峡医专和重庆医专合并的法定注册地将会在哪?如何看待两校合并
栏目分类
三峡医专和重庆医专合并的法定注册地将会在哪?如何看待两校合并
发布日期:2025-10-12 09:00    点击次数:68

近日,重庆市教委公布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和重庆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合并设置重庆第二医学院,在网上引发了不少的热议。有说合并有利的,也有说合并有弊的,也有讨论本部在哪里的,等等。

第一,三峡医专和重庆医专不利于合并的原因在哪里?

一般来讲,两校合并所遵循的原则是合并主体优势互补、距离不过远、规模小的单科性院校合并到规模较大的院校。防止追求表面捏合而无实质性合并,人、财、物、教学管理、科研管理等方面需要一步合并到位。

三峡医专和重庆医专属于同类型院校,且在高等教育布局中均有重要地位和影响力,办学效益突出,办学规模较大,距离较远,实力相当,均为国家“双高院校”,从这些方面来看两校是不利于合并的,在全国高校合并成功案例来讲似乎还没有先例。

展开剩余83%

我们也知道,高校办学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教育部严控异地校区办学也就是因为异地校区不能协调一致发展,在教学、管理等方面带来很多的调整和资源浪费、稀释,等等。

但是,三峡医专作为三峡库区唯一的医学高校,服务于三峡库区人民群众,服务于渝东北人民群众,有必要建设一所高水平的医学高校。合并后,会不会削弱三峡医专的声誉、投入、资源等等,现在都不好说。

第二,三峡医专和重庆医专合并的好处在哪里?

从高校的办学地理位置上看,地理位置的确决定了高校的发展速度和质量。以重庆三峡学院和重庆科技大学来讲,重庆三峡学院位于万州区,而重庆科技大学位于重庆主城区,现在来看重庆科技大学的综合实力已经远远超过了重庆三峡学院。虽然两校的办学特色和定位不同,但是我们不可否认地理位置在高等教育学校发展中所带来的影响。就叫重庆文理学院、长江师范学院在有些方面都超过了重庆三峡学院。

三峡医专和重庆三峡学院均位于重庆市万州区,虽然目前三峡医专和重庆医专实力相当,如果不合并两校分别独立发展,很可能三峡医专最后落得是重庆三峡学院一个结果。

同时,重庆已经有了陆军军医大学、重庆医科大学、重庆中医药学院、重庆大学医学院等医学高校(学院),还有几所高职专科学校。严格来讲,重庆的医药类高校资源是充足的了,当前最关键的是提升医药类高校层次和质量。所以,整合两校资源提升办学质量、提升办学层次、提升社会影响力是一个重要的举措。

合并不是简单的相加,而是优化重组,去掉同类项,扬长优势项,互补缺失项,规避弱劣项,最终达到一个整体的提升。两校实力相当且很大部分专业设置、校情相同相似,合并还可以避免两校内耗,无序竞争,最终都没发展得很好。而在合并后,两校共用“重庆第二医学院”校名,共同目标就是建设高水平的区域一流医学本科院校,为重庆市和三峡库区乃至西部地区健康事业和教育事业作出更大贡献。

第三,三峡医专和重庆医专合并后的法定注册地址会在哪里?

根据目前两校的信息,三峡医专在万州区拥有百安坝校区,高峰校区及学校附属医院。重庆医专拥有大学城校区、沙坪坝校区和九龙坡校区,此前还签约建设铜梁校区(暂未查询到建设进度),所以两校一旦合并成功,将至少是两地多校区,甚至将来是三地多校区。

很多人在问,本部在哪里?我认为两校合并没有本部的说法,这两校合并有别于其他合并高校或者新建校区。一旦确立了一个本部,那很可能另外一个地方就会边缘化。所以,准确的应该说是法定注册地址。

法定注册地址是哪里呢?按照其他高校大部分的惯例,应该设在地理位置更好、文化底蕴更深、办学实力更优的地方,总体上以三峡医专和重庆医专来讲,应该设在重庆市主城区,比如重庆医专的大学城校区。

但是,从三峡医专和重庆医专的地理位置和办学条件来讲,恰恰这两所高校应该要反其道而行之。法定注册地址会设在万州区的三峡医专,而且很可能设在马上建好的三峡医专高峰校区。高峰校区占地759亩,总建筑面积达25.8万平方米。规划建设33栋建筑单体,其中有14栋宿舍楼、6栋教学实训楼、2栋办公楼、2栋食堂、1栋高层图书馆、1栋体育馆,还有7栋单层或多层辅助后勤建筑。新设立医学技术学院、药学院、康养学院、临床医学院以及配套基础医学部。可容纳在校学生9000人。

相对来讲,三峡医专的办学条件要比重庆医专好很多,空间大很多,办学规模也大一些。截止目前官网介绍,三峡医专占地2153亩,建筑面积62万平方米,而重庆医专总建筑面积28万余平方米。

重庆市教委和市政府等高度重视在万高校发展,积极支持重庆三峡学院、三峡医专、重庆幼专等高校发展,为渝东北和三峡库区培养更多实用性高素质人才,推动重庆市第二大城市建设。整合两校建设重庆第二医学院的目的很可能也就是推动在万高校高质量发展的一个很重要的举措。

同时,我们了解到,在之前教育部公布的《2025年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申报材料公示》中有9个临时账号,其中重庆第二医学院临时账号申报了本科专业。而《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申请表》上的校长签名和盖章均为三峡医专。

第四,多地多校区办学的高校如何布局?

多地多校区办学在国内外都很常见,这个倒是不足为奇。

有的高校多校区是因为合并产生的,有的高校多校区是因为建设新校区产生的。有的是不在同一个城市甚至跨省的多校区,而有的是在同一个城市的多校区。

在我国多校区学科专业布局主要有这样几种:第一、按照学科学院情况,比如把相同类型的专业放在同一个学院,如商学院、管理学院放在一个校区,把工学院、理学院又放在另外一个校区,或者为了促进相关学科交叉融合而将相似相近的学科放在一个校区。第二、按年级情况,比如大一在A校区读、大二到大四又在B校区读。第三,按职能情况,比如科研在A校区、教学又在B校区。第四,按照人才培养层次情况,比如本科教学在A校区、研究生在B校区。当然,还有结合以上两种或者两种以上情况布局的。

三峡医专和重庆医专作为两所实力相当,专业设置很多重叠的高校而言,在合并为重庆第二医学院后将怎么布局他们的专业在各校区呢?

1,按照学科学院来。万州设置哪些哪些学院,主城区又设置哪些学院,就是错开来,比如四川农业大学就是这样的,三个校区所设置的学院都不同。这个要根据学校原有的办学特色优势,地方人才需求,产业经济发展去合理设置学院。

2,按照年级来。万州和主城区都设置了这个专业或者学院,那很可能某个专业的四年或者五年时间分阶段在万州或者主城区就读。万州和主城区某些专业设置是可以重复的,就看同类型院校和人才需求以及办学条件等,毕竟主城区还有其他医药类院校,不能去内耗。

3,就是两种布局的混合体。

最后,我想说的是什么呢?因为三峡医专和重庆医专这种类型高校合并的成功案例基本上没有,所以要去达成实质性合并还是很难的。多地多校区的优化布局、学院学科、职能部门设置等都要考虑好,处理好多地多校区的关系,实现多地多校区办学协调一致,步调一致,质量一致,推动重庆第二医学院高质量发展,并朝着建设区域一流本科医学院校奋斗。

发布于:重庆市